2009年5月14日 星期四

2009年5月13日 星期三

西嶼燈塔*

鄭汝庭  學號: 1097420022  Email: a6103635@yahoo.com.tw
西嶼燈塔,又稱為漁翁島燈塔,為澎湖二級古蹟,原為1778年由澎湖通判與台灣知府合建,1824年起這170年內多次整修方呈現現在白漆圓鐵柱狀的模樣。。
西嶼燈塔可以說是台灣最早的洋式燈塔,包含西式洋樓、雪白的咾咕石圍牆都足以感受到一股濃濃的地中海風普羅旺斯的味道。園區內設有燈塔文物陳列館。
另外也設置了三尊霧砲跟煙墩,霧砲的功用是海面能見度極差的時候能夠用來警告船隻。開車前往西嶼燈塔的時候,請務必留意一件事,慢行。因為路上有放牧的牛隻,有時還會擋住整條道路慢慢行走喔。這時候請放慢你的速度,體驗一下悠閒的慢步調生活吧。
攝影:陳奕欣
攝影:陳奕欣

攝影:陳奕欣

東台古堡

張怡珊 學號: 1097420011Email: ella136110@yahoo.com.tw


東台古堡一直到前年都是軍事管制區,去年始開放遊客自行入內免費參觀,但縣府尚未整理附近環境,所以整個東台看起來十分荒涼,加上人煙罕至,傍晚時還略帶點陰森呢!雖然如此,和西台古堡不同的是,東台古堡牆身均塗上白色粉漆,晴日下整座古堡十足希臘風味,比西嶼燈塔的希臘風多了一點孤獨的感覺。可惜白牆上還是留下觀光客的題字,且內部因潮濕常傳來陣陣霉味,破壞了整體的美感。

攝影:陳奕欣

攝影:陳奕欣

照片提供:陳奕欣

民宿23.5度蔚藍*


陳奕欣  學號: 1097420007 Email: teresa16122717@yahoo.com.tw
                                                                     
                                   
                                     
       
林漢文  學號: 1097420013 Email: twboy0000@yahoo.com.tw

23.5度蔚藍民宿的老闆在外地生活的二十幾年後,回到了澎湖。當他見到在澎湖匆忙觀賞景點的旅客時,心理浮現了這樣的疑問:「這些旅客倒底對澎湖留下了怎麼樣的印象呢?」,「他們真的有欣賞到澎湖的美景,有接觸到澎湖的美嗎?」基於這樣的原因,老闆決定要自己蓋間民宿,好讓到澎湖來的旅客都能盡情的享受動靜皆宜的澎湖的美。
蔚藍民宿在去年暑假被許多雜誌炒的沸沸揚揚的,炒翻天的結果是,只要來到澎湖的旅客幾乎沒有不知道「23.5度蔚藍」的。民宿中地中海風格的裝潢與建築,屋中盡是歐洲進口家具點綴著。這些都歸咎於施工時,民宿老闆便要求要在內部的裝潢上極盡歐化之能事,因為要讓所有來到23.5度蔚藍住宿的客人有身處歐洲宅院建築內的感覺,23.5度蔚藍最大的賣點就是頂樓的玻璃屋,180度環繞的透明玻璃屋,可以遠眺澎湖的所以海景,與晚上令人目不暇給佈滿星星的閃爍星空。 (照片來源電橋抓蛙人)
23.5度蔚藍民宿位於澎湖跨海大橋邊,靠近西嶼的沙灘旁邊,屋後有清澈的海水,廣闊的潮間帶外,還有貝殼沙的私房沙灘。而澎湖的經典的旅遊景點也都分佈在距離23.5度蔚藍民宿周邊約1~15分鐘車程的地方。例如:水族館、大榕樹、跨海大橋、鯨魚洞、古厝部落、西台古堡、西嶼落霞、以及許多咸少人知的私房景點等,就連當地澎湖人都會驚訝的許多景點,都令來到的旅客覺得不虛此行。 (照片來源電橋抓蛙人)
這棟澎湖唯一擁有夢幻玻璃屋的民宿,為了維持服務的品質,一天只接待八位客人。當然這是不僅是為了保持民宿的服務品質外,也是希望來到23.5度蔚藍的客人都能盡興而歸。在蔚藍日與夜呈現不同風情的美,白天在吃完豐盛的海鮮特色早餐後,可以輕車、漫步,欣賞不同風貌的田園風光,也可在屋後的沙灘漫步。到了傍晚可以在沙灘上靜臥欣賞夕陽、漁火、撿拾貝殼、弄潮,或是在跨海大橋燈光倒影中,在滿天星光下,沈思、閒聊。要是不想踏出民宿外,也可在房間內休息、放鬆。房間裡備有超大SPA淋浴柱浴缸,可以在雙人大浴缸裡面一邊泡澡一邊享受西嶼的夕陽。 (照片來源電橋抓蛙人)
這些設備都是在23.5度蔚藍裡才享受的到的頂級享受,雖然價格在民宿中算高的,但真的令人難以忘懷,也難怪在網路上以及雜誌上的評價一直居高不下,要說是五星級民宿也當之無愧。
(照片來源電橋抓蛙人)
資料來源~台灣名宿旅遊網


小門鯨魚洞







陳奕欣  學號: 1097420007 Email: teresa16122717@yahoo.com.tw

景點:小門鯨魚洞
小門鯨魚洞的海蝕門地形
交通:沿著203縣道約40分鐘可抵達
介紹:
這就是竹灣大義宮地下珊瑚洞的鯨魚骨頭,據傳就是小門傳說中鯨魚的魚骨之一
小門這個地名的遊來是因為小門村東邊有一小道,剛好夾臥於兩旁的高山之間,以前小門村的人出入村子都得經過這條小徑,遠看像個門,因此就較這個地方為小門。
小門嶼以前是和西嶼連結在一塊,因海水長期侵蝕,將一段窄短的陸塊吞蝕,所以小門便和西嶼切割開,後來才需要搭小門橋將小門和西嶼再度銜接。所以要到小門村得經過永安橋、中正橋、澎湖跨海大橋、以及最後一座小橋 遊客對小門的印象就是鯨魚洞,關於鯨魚洞的由來眾說紛紜,比較普遍的說法是有條小鯨魚擱淺在小門岸邊,母鯨極力搶救卻無力回天,母鯨因悲傷過度而撞山壁自盡,於是撞擊出了這樣一個類似鯨魚身體形貌的鯨魚洞。但是實際上,所謂的鯨魚洞在地質學上來說是海蝕作用所鑿出的一個海蝕門,包括平行侵蝕與垂直侵蝕的結果,鯨魚洞旁邊有一根海蝕柱,原本也是海蝕門,後因上頭的門頂陷落而變成海蝕柱。





(小門鯨魚洞的海蝕門地形↑ 照片提供沿著菊島旅行)

景點設施:
小門地質館
山頂步道跟觀海涼亭 (照片提供沿著菊島旅行↓)
建議玩法:

原本是個獨立小島的小門嶼,經由小門橋將小門與西嶼銜接起來
最普遍的玩法是遊客會來到鯨魚洞前的石板路上以鯨魚洞為背景構圖拍照。
站長酷愛爬愛亂石堆隱身在鯨魚洞內,海蝕門遮蔽了酷熱的夏日,浪濤在五公尺外拍大巨石,浪濤聲在洞內撞擊石壁發出轟隆的回音,洞內沁涼的海風跟洞外酷熱的焚風形成強烈對比,然後找一塊巨石躺下來就可以閉上眼睛聆聽大海的聲籟。但是一定要小心海蟑螂,還有冬天怒濤泊岸時千萬別這樣玩,一個大浪你就不見啦!



(原本是個獨立小島的小門嶼,經由小門橋將小門與西嶼銜接起來↑)

小門山上佈滿了澎湖傳統的菜宅景觀,就是大家口中的蜂巢田,以咾咕石圍成方形菜牆以抵禦東北季風對於作物的破壞。
小門山上東北方的地上佈滿了石英砂,約一到兩公分大小橢圓狀的金色石粒,在陽光照射下金光閃閃瑞氣千條,小時候我們都會在地上挖這種所謂的「黃金」,這些小石英砂撿來送給朋友可以唬一唬說是黃金原礦。不過澎湖島上並無石英砂的母岩,應該是海上漂來的。
小門國小往東可以看到小門燈塔,這裡是欣賞夕陽的理想地點囉!
在進入小門鯨魚洞之前,會先經過小門橋,稍在橋上作一停留,右邊方向可以看見跨海大橋;風平浪靜時,藍天白雲直接倒映在寧靜無波的海面上,有跨海大橋作點綴,有種開闊美。
一般遊客走到鯨魚洞就會折返,其實繼續前進就會到了小門潮間帶,有木棧道可以步行下潮間帶,退潮時可以看到當地人在附近撿螺。在潮間帶附近可以看到澎湖人典型的捕魚陷阱-石滬
最後夏天來到小門,請進入小門地質館吹吹冷氣外加補充飲水吧。
食的資訊:小門阿虹仙人掌冰小門秀鳳姐仙人掌冰

搭配路線:

遊客口中的蜂巢田在澎湖人的稱法叫做菜宅,給菜住的家,是不是很有感情呢
北環全日之旅(僅列出主景點,詳細景點參考景點攻略區):
許家村──中屯風車──澎湖水族館──通梁古榕樹──澎湖跨海大橋──小門鯨魚洞──西嶼濱海公路──二崁社區──西台古堡──內垵遊憩區──西嶼燈塔

澎湖人的老記憶:
關於鯨魚洞的傳說,其實當地人比較接受的說法是百年以前小門住家少(現在還是很少,只有70人不到),經濟生活不富裕,平日鮮少有機會吃到肉,有日一隻鯨魚擱淺在小門岸邊,村民就聯手割魚肉大啖,據說吃了好幾天才吃完,後來這件事情被美化為母鯨殉難的佳話。據說當時鯨魚的骨頭一部份現在就是安在西嶼竹灣大義宮地下珊瑚洞的牆壁上(還看得到),另外一半則是埋藏在村辦公處的地下。
資料來源~沿著菊島旅行

澎湖休閒娛樂景點PART2*內垵






林漢文  學號: 1097420013 Email: twboy0000@yahoo.com.tw



內垵介紹:
內垵遊憩區位於西嶼進入西嶼燈塔前的最後一處風景點,躲在路旁一處峭崖下方,一不留神還真錯過了此處美景。炎炎夏日,海邊的沙灘是人潮聚集的地點。當然後灣沙灘也不例外。這片沙灘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而它最主要的優點是它的"低、淺、平"。每到退潮期間,沙灘的面積就好像無止盡的向大海延伸;雖然你已在認不清沙灘上人面孔的距離,但你仍然可以紮紮實實的踩著海底。所以這裡可以說是夏日消暑戲水安全的好去處。沙灘北邊的不遠處,有個漁港。在太陽西下時,一邊欣賞著落霞,一邊看著漁船出港與沙灘上戲水的人們,別有一番風味。南邊是是岩石區,有幾個石滬。在此可以看到先人的智慧與古老的捕魚方式。
這裡大概在八十四年開發完成,依著山勢建構了木棧步道,沿著木棧道可以走到乾淨、平滑、柔軟的沙灘。海水漲潮時幾乎淹沒了沙灘絕多部分,所以沙灘每日被浪潮規律地抹平。許多情侶喜歡來這裡的沙灘上頭寫字,寫什麼愛妳一生一世,其實他們不知道,這些愛的誓言幾小時之後會被海水淹沒,所以他們的愛只有幾小時,哈。來到漁翁島,一定要來這看看啊!我想你一定會被它的魅力所迷惑注的。
強烈建議在夏季大退潮期間一定要去看看,整片沙灘裸露的真面目!
冬季時候可以過來觀浪,非常有氣勢。
黃昏時夕陽餘暉映射山影十分美麗浪漫。






澎湖人的老記憶:
內垵古名又叫做內塹,自古就是澎湖軍事要位所在地,所以不管是清朝、日治時期乃至於到國民政府時期,內垵一直都是軍隊駐守的要地;國民政府遷徙來台後,也有大量軍隊進駐內垵,曾經使得內垵一度十分繁榮,一些在馬公才能看得到的西裝店或商業店家,當時在內垵都可以看得到。只是隨著時代變遷人口外移,內垵這些繁華一時的店家不是關閉就是轉型為柑仔店(台語,即雜貨店),內垵社區又再度成為一個寧靜的小村落。
資料圖片來源:沿著菊島旅行外垵